第一章产品简介
1.1概述
微室分系统将基站的信号通过无线接入方式直接引入到室内的覆盖区域,再通过小型天线将基站信号发送出去,同时接收手机信号,上行到基站,从而达到消除信号盲区的目的。产品进行了专业的设计,采用有源天线,突出抗干扰和工程方便性。
•提高抗干扰算法精度,增加双重冗余,将不干扰网络进行到底。
•简单、快速、有效为主旨,改进安装细节、用户接受等。
•产品电气性能更优。
•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系统采用馈电设计,工程施工更加方便快捷。
1.2产品图片



1.3产品使用范围
地下室使用场合
|
别墅使用场合
|
密闭的娱乐KTV场合
|
停车场使用场合
|
室内覆盖系统改造场合
|
城中村用户覆盖
|
矿山覆盖场合
|
城市隧道覆盖
|
地下酒吧、咖啡屋
|
|
1.4产品的特色功能
第二章技术指标及指示说明
2.1 模块技术指标
A+B指标
|
项目
|
技术指标
|
工作频率
|
DL:934~954MHz UL:889~909MHz
|
A+B增益
|
>70dB
|
A端天线增益
|
9dBi
|
噪声系数
|
≦6dB
|
带内平坦
|
≦6dB (p-p)
|
自动增益调整范围
|
>50dB
|
最大输出功率
|
≦17±2dBm
|
无损输入功率
|
≦-25 dBm
|
互调衰减
|
≦-36dBc
|
杂散发射
|
9KHz~150KHz
|
≦-36dBm @ 1KHz
|
150KHz~30MHz
|
≦-36dBm @ 10KHz
|
30MHz~1GHz(带外)
|
≦-36dBm @ 100KHz
|
1GHz~12.7GHz
|
≦-30dBm @ 1MHz
|
工作电压
|
AC 100- 240V
|
外观尺寸
|
A端
|
207*177*42 (mm)
|
B端
|
160*106*26(mm)
|
A+B重量
|
1.2 Kg
|
|
C端指标
|
项目
|
技术指标
|
工作频率
|
DL:934~954MHz UL:889~909MHz
|
C增益
|
50±2.5dB
|
带内平坦
|
≤4dB (p-p)
|
自动增益调整
|
>50dB
|
最大输出功率
|
17±2dBm;
|
无损输入功率
|
≤-15 dBm
|
互调衰减
|
≦-36dBc
|
杂散发射
|
9KHz~150KHz
|
≦-36dBm @ 1KHz
|
150KHz~30MHz
|
≦-36dBm @ 10KHz
|
30MHz~1GHz(带外)
|
≦-36dBm @ 100KHz
|
1GHz~12.7GHz
|
≦-30dBm @ 1MHz
|
外观尺寸
|
160*106*26(mm)
|
|
Q-Hub指标
|
项目
|
技术指标
|
工作频率
|
DL:934~954MHz UL:889~909MHz
|
插损
|
-7±2dB
|
带内平坦Gain Flatness
|
≤2dB (p-p)
|
功耗
|
不带监控
|
≤ 0.5 W
|
带监控
|
≤ 6 W
|
2.2 指示灯状态表

A端指示灯位置
A端指示灯说明
电源指示灯
|
长亮
|
系统开机五分钟内长亮,设备运行正常
|
闪烁
|
输入功率过大
|
熄灭
|
开机五分钟内熄灭,A端设备未正常供电
开机五分钟后熄灭,A端设备运行正常
|

B端指示灯位置
B/C端指示灯说明
工作指示灯
|
状态说明
|
INPUT输入功率指示灯
|
开机十分钟内,指示A端接收信源的强度,共四格,点亮格数越多,接收信源强度越强,一般点亮二格就可以满足基本输入要求,越强越好。
|
开机十分钟后,设备进入显示节能状态,关闭输入指示灯,若此时仍然四格全亮,则表示输入过功率。
|
隔离度指示灯
|
长亮或闪烁,表示隔离度不足。建议增加A、B端设备空间距离和遮挡物,达到此指示灯熄灭状态。特殊情况下,若此时设备信号覆盖满足客户要求,也可长期使用。
|
熄灭,当前隔离度满足设备安装需求。
|
RUN运行指示灯
|
长亮
|
表示设备工作正常
|
闪烁
|
运行灯闪烁,表示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结合其他指示灯状态来判断设备的故障状态。
|
若输入和输出指示灯满格闪烁、运行灯闪烁,表示设备输入过功率。
|
开机10分钟内,若输入输出指示灯熄灭、运行灯闪烁,表示设备输入欠功率 。
|
若隔离指示灯长亮或闪烁、运行灯闪烁,表示设备A、B端空间隔离不够,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
熄灭
|
表示设备未加电。
|
SLP休眠指示灯
|
备用
|
OUTPUT输出功率指示灯
|
开机十分钟内,指示B端输出信号的强度,共四格,点亮格数越多,输出信号强度越强,一般点亮二格就可以满足基本覆盖要求,越强越好。
|
开机十分钟后,设备进入节能显示状态,关闭输出指示灯,若此时仍然四格全亮,则表示输出过功率。
|

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指示灯状态
指示灯
|
状态说明
|
L1电源指示灯
|
系统加电后上电正常,常亮。
|
L2预留扩展灯
|
正常灭。
|
L3功率指示灯
|
当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输入信号大于≥-30dBm时灯常亮,否则闪烁
|
L4 MODE指示灯
|
在有SIM卡时常亮,当没有SIM卡时闪烁
|

Q-Hub接口示意图
接口定义
|
功能说明
|
SIM卡
|
系统预留备用
|
RF IN
|
RF信号输入端口
|
功能拨码
|
系统预留备用
|
DC IN
|
24V电压引入端口
|
RF out1
|
RF信号输出1口
|
RF out2
|
RF信号输出2口
|
RF out3
|
RF信号输出3口
|
RF out4
|
RF信号输出4口
|
第三章开通调试
3.1 设备调试
A端设备为接收端,B、C端设备为覆盖端,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为系统管理单元。A、B、C各模块均含内置天线可单独实现覆盖。C端支持外接扩展天线的应用方式,使工程施工更加灵活方便快捷。

系统连接示意图
3.2 安装前准备工作
施主信号选择
1)把手机放在天线,观察信号强度和多次拨打电话。
2)尽量选择位置高的地方,尽量在房屋的侧面而不是房屋的顶上。
3)尽量选择信号强,信号稳定,不会频繁切换地方。
4)信源强度与切换相冲突时,优先选择切换少的位置。
隔离度考虑
1)若没有建筑遮挡物,则A、B端直线距离需大于10米。
2)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遮挡,越多越好,如果遮挡多,可适当降低直线距离。
3)由于玻璃、木板等对信号的衰减非常小,所以墙壁为玻璃或木头的要视为无遮挡。
4)A、B、C端安装位置尽量远离金属物体,以免影响天线辐射性能;建议金属物体与A、B、C端1米安装距离。
5)C端和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之间保证大于1米距离
6)B、C间线长保证最低30米(在A端设备输入信号>-75dBm时不做要求)
7)A、C端之间直线距离需大于10米。
重发天线覆盖考虑
1)覆盖面积不大或场景空旷情况,直接利用B、C端设备内置天线即可。覆盖区面积较大或建筑结构较复杂情况,可在C端设备重发拓展口增加拓展天线,增强系统覆盖面积。
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重发天线在覆盖区域中心为最佳。
3)重发端设备尽量挂高,可提高覆盖效果。
4)重发天线安装时尽量选择远离金属的位置。
3.3 开通调试
1)开启电源,系统会经过4分钟的系统层级电源管理自检和自动设置。完成后,观察A端设备的指示灯状态,按照A端设备指示灯的指示,使该指示灯长亮;然后观察B、C端设备指示灯状态,按照B、C端设备指示灯的指示,尽量保证功率指示灯常亮,隔离度指示灯熄灭,此时设备的运行效果最好。
2)如果指示灯不正常,请参照指示灯说明,调整系统各模块隔离度位置,选择更好的信源位置等方式解决。
3)一般达到2格以上的输出即可。越强越好。如果确实低于两格,但是满足拨打通话要求,也可接受。
4)系统运行正常后,A端设备指示灯5分钟后熄灭。B、C端设备指示灯10分钟后除运行灯外其他指示灯均熄灭。
5)开通调试完成后,用手机观察覆盖区内信号强度、拨打语音、上网测试等。效果良好才能转入设备安装。
第四章系统安装
4.1 A端设备安装
系统 A端设备的安装可采用两种安装方式。
1)扎线捆绑安装
系统设备配有捆绑扎丝,在安装时,将A端设备正面对准信源方向并且竖直向上,然后将扎丝从A端设备背部扎丝固定孔穿入与固定架或者抱杆紧紧的绑定在一起。
2)万向头支架安装
第一步 安装前取出 A端设备底部的密封塞。

第二步 用φ6mm冲击钻的刀头打好万向头支架底座在墙体上对应的孔位,
然后用φ6*30膨胀螺钉把万向头支架底座固定到室外墙体上。

第三步 安装A端设备到万向头支架上,安装前先把支架锁紧螺母拧紧锁好,
避免不晃动;然后把A端设备拧到设备支架上,调整设备接收信源
的方向,调整好设备接收信源的最佳位置后,最后拧紧设备锁紧螺
母,使A端设备不晃动。

4.2 B端设备的安装
系统B端设备可采用壁挂或平放的安装方式。
1)壁挂安装 系统标配有塑料膨胀管和自攻丝螺钉,利用膨胀管和螺钉对设备进行壁挂式安装。
2)平放安装 工程施工中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设备进行平放安装。
A→B连接:先将A端设备上的20米2D线缆按照施工规范引至B端设备要安装的位置。把A端20米2D接头安要求插入B端对应的RF IN口,安装时注意设备是B端设备的话在RF IN口会有相应的标签指示。
4.3 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安装
系统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可采用壁挂或平放的安装方法。
1)壁挂方式 系统标配有塑料膨胀管和自攻丝螺钉,利用膨胀管和螺钉对设备进行壁挂式安装。
2)平放安装 系统标配方形魔术贴和固定扎线,工程施工中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利用魔术贴和扎线对设备进行平放安装
B→Q-Hub连接 先将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放在工程现场易于取电的安装地点,按照施工规范连接B端和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射频电缆,输入Q-Hub的RF IN口。
4.4 C端设备安装
系统C端设备可采用壁挂或平放的安装方式。
1)壁挂安装 工程施工中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设备进行平放安装。
2)平放安装 系统标配方形魔术贴,工程施工中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利用魔术贴对设备进行平放安装。
Q-Hub→C连接 系统C端设备可采用壁挂或平放的安装方式。先将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与C端设备之间3D线缆按照施工规范引至C端设备要安装的位置。3D线缆和C端标配的1米2D线缆对接,2D线另外接头按要求插入C端对应的RF IN口;安装时需要注意设备是C端设备的话在RF IN口会有相应的标签指示。
4.5 配件清单
A+B包装单清单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微室分系统A端 |
1 |
台 |
标配 |
塑料膨胀管 |
5 |
个 |
标配 |
微室分系统B端 |
1 |
台 |
标配 |
固定扎线(白色) |
1 |
个 |
标配 |
自攻丝螺钉 |
5 |
套 |
标配 |
钢针 |
6 |
个 |
标配 |
塑料万向头支架 |
1 |
个 |
标配 |
易扣双钉 |
3 |
个 |
标配 |
|
C端包装清单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微室分系统C端 |
1 |
台 |
标配 |
1米2D跳线 |
1 |
条 |
标配 |
塑料膨胀管 |
2 |
个 |
标配 |
自攻丝螺钉 |
2 |
个 |
标配 |
魔术贴 |
1 |
张 |
标配 |
易扣双钉 |
3 |
个 |
标配 |
钢针 |
6 |
个 |
标配 |
|
|
|
|
|
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包装清单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智能级联控制器(Q-Hub) |
1 |
台 |
标配 |
塑料扎带 |
10 |
个 |
标配 |
24V3A电源适配器 |
1 |
|